模压耐火砖最常遇到的问题!
用于压缩成型的模具均由金属制成。成型模具对耐火砖制品的质量影响很大。如果模具与坯料接触部位的硬度不够均匀,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软点,造成坑洼和波浪形槽,从而在砖坯生产过程中造成砖坯出现层状裂纹;如果模具硬度太低,磨损会很严重。相应的砖部分被放大。当砖被顶出时,当砖的扩大部分通过较小的部分时,砖受到相当大的挤压力,产生树枝状裂纹或口状裂纹;如果模具是刚性的 如果模具不够,砖会反复受到模具的弹性作用而产生纵向裂纹;如果模具强度不够,不仅会很快损坏,而且底板或冲头的变形也会造成砖的变形;如果模具不光滑,会增加顶砖的阻力,由于耐火砖上下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增加,耐火砖的密度差会增加。
因此,模具的材料选择、设计和加工非常重要。一般要求模具具有较高的耐磨性、耐压性和抗冲击性。从强度、硬度和韧性综合考虑,目前耐火材料厂钢模具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碳钢和合金结构钢、工具钢、轴承钢等。
用这些材料加工的模具必须经过化学热处理和淬火处理。淬火过程可能会在模具中产生内应力,所以一般情况下,回火处理在200~350℃的较低温度下进行。图1为某工具钢模具退火、淬火、回火的温度变化曲线。
就模压耐火砖的内部组织而言,最常遇到的问题是:
(1)生坯破裂(或剥落),是加压过程中形成的垂直于压力方向的层状裂纹。这种现象除了模具上的原因外,主要是坯料中的空气没有排出造成的。当坯料含水量过高时,特别容易出现这种剥落现象;此外,不合理的工艺参数,如细粉过多、结合剂过少、压力过大等也是造成剥落的因素;
(2)生坯密度不均。原因是坯料受压时,颗粒之间以及颗粒与模具壁之间存在摩擦阻力,阻碍了压力的均匀传递,使坯料各部分压力不均,导致每个部分的紧凑性。学位不一样。此外,坯料的填充高度与受压面积的比值(H/D)也是造成密度不均的重要因素。所示,压力越大,压力传递越不均匀。在压制方向上,压力从压力面沿坯体高度递减,坯体的密度分布相应地由紧变松;如果双面加压,则坯体的密度两端密,中间稀疏。因此,为了减小成型体的密度差,需要注意模具的设计和成型压力的方法。